拼音shàn ràng
注音ㄕㄢˋ ㄖㄤˋ
词性
动词
禅让
(1)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
⒈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
引《后汉书·逸民传论》:“潁阳洗耳,耻闻禪让。”
李贤注:“许由隐於潁阳,闻尧欲禪,乃临潁而洗耳。”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自古帝王有禪让之礼,今可行也。”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太祖以禪让开基,事与魏合。”
帝王让位给贤人。《书经.尧典》唐.孔颖达.正义:「尧舜禅让圣贤,禹汤传授子孙。」《三国演义.第八○回》:「帝从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繁阳,筑起三层高台,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也作「擅授」、「擅让」。
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前,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成为五千年治国的国家哲学。
人们世代尊称尧和舜为上古先王,尧舜相传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