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 bǎo

元宝


拼音yuán bǎo
注音ㄩㄢˊ ㄅ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元宝yuánbǎo

(1) 大宝。状似中国鞋子的金锭或银锭,通常是银锭,从前在中国当作货币使用。金元宝重五两或十两,银元宝一般重五十两

shoe-shaped gold or silver ingots

引证解释

⒈ 大宝。喻不可多得的贤才。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处士任安,仁义直道” 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州牧刘焉表荐安味精道度,厉节高邈。揆其器量,国之元宝。宜处弼疑之辅,以消非常之咎。”

⒉ 我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元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等,铸于币面。因唐朝“开元通宝”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 《旧唐书·食货志上》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迴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宋史·食货志下二·钱币》:“初, 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

淳化改铸,又亲书‘淳化元宝’,作真、行、草三体。后改元更铸,皆曰‘元宝’,而冠以年号。”

⒊ 我国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银锭。常作货币流通。

《元史·杨湜传》:“上钞法便宜事,谓平準行用库白金出入,有偷滥之弊;请以五十两铸为锭,文以‘元宝’,用之便。”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取出银子,一剗都是五十两一个元宝大锭,整整的六百个,便是三万两。”
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纹银大者为元宝,小者为锭。或重百两,或重五十两,以至二、三两。”

⒋ 特指用锡箔纸折成、供祭祀时焚化的元宝形冥币。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光马儿》:“月光马者,以纸为之……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国语辞典

重五十两的银锭。

网络解释

元宝 (香港武打演员)

  • 元宝,香港武打演员、武术指导、动作导演,七小福成员之一。曾在香港TVB工作近三十年,参与制作并担任武术指导及动作导演拍摄电影电视剧《施公奇案》《楚留香》《陀枪师姐》《武尊少林》《上海滩》《佛山赞师傅》《苏乞儿》《神雕侠侣》《日月神剑》《南拳北腿》《倚天屠龙记》等近百部影视作品。
  • 元宝 (词语释义)

  • 元宝,拼音yuán bǎo,元宝状似中国鞋子的金锭或银锭,通J且从前在中国当作货币使用。金元宝重五两或十两,银元宝一般重五十两。出自《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处士 任安,仁义直道” 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州牧 刘焉 表荐 安 味精道度,厉节高邈。揆其器量,国之元宝。宜处弼疑之辅,以消非常之咎。”
  • 分字解释


    ※ "元宝"的意思解释、元宝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