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

五禁


拼音wǔ jìn
注音ㄨˇ ㄐ一ㄣˋ

词语解释

古中医指患气病、血病、骨病、肉病、筋病者,应分别禁食辛、咸、苦、甘、酸五类食物,谓之“五禁”。

即五戒。

引证解释

⒈ 古中医指患气病、血病、骨病、肉病、筋病者,应分别禁食辛、咸、苦、甘、酸五类食物,谓之“五禁”。

《素问·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

⒉ 即五戒。详“五戒”。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若泛为俗侣,但略言其五禁:局提法众,遂广彰乎七篇。”

网络解释

五禁

  • 五禁在《内经》中有两处代指,一是《五味》篇中的五味所禁的简称,一是《灵枢经》篇名,文中着重介绍了针刺的禁忌,如时间、手法等。
  • 分字解释


    ※ "五禁"的意思解释、五禁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