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ǎo shé
注音ㄠˇ ㄕㄜˊ
⒈ 断折。
引唐顾况《露青竹杖歌》:“稚子觅衣挑仰穴,家童拾薪几拗折。”
宋陆游《送佛照光老赴径山》诗:“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
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谢恩官肯见怜,休拗折并头莲,莫掐杀双飞燕。”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景州一宦家子,好取猫犬之类,拗折其足。捩之向后,观其孑孓跳号以为戏。”
⒉ 弯曲。
引清王夫之《薑斋诗话》附录三一:“王子敬作一笔草书,世称‘墨妙’。然一帖之中,语虽连贯,而字形嚮背各殊,必於一笔,未免有拗折牵连之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然后唤肩舆,入南山十餘里。山径拗折絶险,不復可乘。”
何垠注:“拗折,谓山径盘曲也。”
李国楠《鹁鸪》:“世界上竟有这种房屋,用池塘的芦苇梢头拗折成小窝,这种窝儿随着水波起伏而浮动。”
⒊ 拗口不顺。
引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七十:“即因王介甫之文拗折类其为人,所以奇峭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