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g

一姓


拼音yī xìng
注音一 ㄒ一ㄥˋ

词语解释

一家。亦泛指一族。

一个朝代。

引证解释

⒈ 一家。亦泛指一族。

《左传·昭公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
《汉书·刘向传》:“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
《晋书·五行志中》:“后王国寳、王孝伯一姓之中自相攻击。”
唐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诗:“士有百役身,官无一姓宅。”

⒉ 一个朝代。

《国语·周语下》:“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周其兴乎?”
韦昭注:“一姓,一代也。”

国语辞典

一家、一族。

网络解释

一姓

  • 一[弌、壹,读音作yī(ㄧ)]。据史籍《魏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乙弗氏。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一氏、乙氏。一姓全国人数1424人,北京人数10人,主要分布山西、四川、安徽,起源商王朝的缔造者汤,字“天乙”,后代将“乙”改为“一”作姓。
  • 分字解释


    ※ "一姓"的意思解释、一姓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