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大司马大司马的意思

大司马


拼音dà sī mǎ
注音ㄉㄚˋ ㄙ ㄇㄚˇ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 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 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 南北朝或置或不置, 陈但为赠官。 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国语辞典

职官名。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

网络解释

大司马

  • 大司马,古代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 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并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陈但为赠官。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 分字解释


    ※ "大司马"的意思解释、大司马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