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ài

脉搏


拼音mài bó
注音ㄇㄞˋ ㄅㄛˊ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脉搏mài bó

1.  动脉的搏动,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 70—75 次。

pulse;

2.  潜在的感情、意见或动向。

任何人都可以感觉到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脉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脉搏”。

⒉ 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医生可据以诊断疾病。

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三:“﹝说话时音的迟速长短﹞因脉搏呼吸的有节奏,又不会是太混乱太不规则。”
巴金《一颗红心》:“可是头歪垂着,他的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

⒊ 借喻一种动态或情势。

闻一多《可怕的冷静》:“正如当年激起抗战怒潮的是青年,今天将要完成抗战大业的力量,也正是这蕴藏在青年心灵中的烦躁。这不是浮动,而是活力的脉搏。”
冯牧《<郭小川诗选>代序》:“郭小川的诗作……难道不是可以使我们鲜明地生动地看到了我们时代的缩影,感到了我们时代的脉搏的剧烈跳动吗?”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继续说:‘我们必须摸准世界上最先进国家机电工业发展的脉搏。’”

国语辞典

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的冲击所引起的一种可用手指接触察觉的规律性动脉膨胀及收缩的搏动。也作「脉膊」。

网络解释

脉搏 (动脉搏动)

  • 脉搏(英语:Pulse)为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即传递到全身动脉。动脉为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与肌肉所形成管路。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
  •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胎儿每分钟110—160次,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 脉搏 (汉语词语)

  • 脉搏,拼音mài bó,出自《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 分字解释


    ※ "脉搏"的意思解释、脉搏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奶奶脉搏紊乱,看来病得不轻。
  • 2、时间是梭,编织生命脉搏。
  • 3、这是指指套式脉搏血氧仪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
  • 4、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 5、命运的脉搏不断跳跃。
  • 6、经过抢救,病人的脉搏终于平稳下来了。
  • 7、我们的领导干部要随时把握住群众的思想脉搏。
  • 8、因为最大的总光吸收与脉搏相对应,因此脉博血氧测定仪也提供了脉率的图形。
  • 9、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 10、把那一颗跳动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心,都搁置在这风清云淡,花团锦簇之中,让身体,让感动贴近这跳动的脉搏!
  • 11、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 12、健康人在一呼一吸之间脉搏应搏动四次,不足四次的为迟脉。
  • 13、这是生猛的爱,动得那么厉害,像是一只你根本握不住的弹跳不止的脉搏,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如何平息。
  • 14、这种方法连续监测单兵或伤员的体温、脉搏和运动状态等生理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