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


拼音dà rú
注音ㄉㄚˋ ㄖㄨˊ

词语解释

大儒dàrú

(1) 旧时指学问渊博而著名的学者

learned and famous scholar

引证解释

⒈ 儒学大师。

《荀子·儒效》:“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 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仲尼、子弓是也。”
《荀子·儒效》:“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

⒉ 泛指学问渊博的人。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好学而无常家,博通内外图典,为关西大儒。”
唐韩愈《读荀》:“‘六经’与百家之説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
元本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春闈里纷纷大儒,难道是没爹娘的孩儿方去。”
清吴伟业《寿王鉴明五十》诗:“当世数大儒,如君号名宿。”

国语辞典

道德学问修养极高的学者。

网络解释

大儒

  • 大儒,也叫鸿儒,多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大儒很多,如孟子、朱熹、顾炎武等。
  • 分字解释


    ※ "大儒"的意思解释、大儒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李壮平是大儒,是我见过的中国儒家典范的第一人。
  • 2、明成化年间,时被誉为理学大儒的陈献章,辞去翰林院检讨之官职回归家乡新会专意研学,设馆授徒。
  • 3、二程之所以能成为旷世大儒,除了与他们自身的渊博学识分不开外,也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 4、现学现卖并非当代人独有的功利作风,其实中国古代现学现卖的名人也不少,北朝大儒张吾贵就是其中一位。
  • 5、加上以二程这样的大儒为师,从学者甚众,生徒不远千里而至。
  • 6、大儒在此,不光是这山庙,甚至童生试,杜青家仇或许都能得到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