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三官钱三官钱的意思
sān guān qián

三官钱


拼音sān guān qián
注音ㄙㄢ ㄍㄨㄢ ㄑ一ㄢˊ

词语解释

上林苑三官所铸的钱币。

引证解释

⒈ 汉代上林苑三官所铸的钱币。

《史记·平準书》:“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新钱是由上林三官铸造的,所以又称为上林钱或三官钱。三官钱质量高,便于流通而不易盗铸。”

网络解释

三官钱

  • 也叫“上林三官钱”,是汉代五铢钱中的一类。汉武帝时发行的通行全国的货币。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铸造五铢钱,故亦称“上林三官钱”。
  • 分字解释


    ※ "三官钱"的意思解释、三官钱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