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ǒu miàn
注音ㄕㄡˇ ㄇ一ㄢˋ
手面
(1) 曲艺术语。苏州评弹等一些南方曲种对手势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统称。泛指演员起角色及以说书人身份叙述、评议时的一切表情、动作
(2) 手段
(3) 〈方〉用钱的宽紧
(4) 〈方〉待人处世的气派;排场
⒈ 手段;本领。
引明汤显祖《南柯记·闺警》:“王大姐,这等手面,怎么防贼?”
《官场现形记》第二七回:“怎么他説我没用,我倒也要做点手面给他瞧,看我到底是饭桶不是饭桶。”
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二:“福元说,他如今才二十七岁,却作了十五年田了。大家都晓得,他的手面不下于三爹。”
⒉ 指作事的排场或用钱的宽紧。
引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他手面不小,也有一些商业上的魄力,只是有一点:实力不雄厚。”
沙汀《淘金记》一:“手面挥霍的人,也有叫了油茶或醪糟来吃喝的。”
⒊ 曲艺术语。评弹等曲种演唱中所作的捋须、抖袖、拨闩开门、上马下马、舞刀挽弓等动作。用以刻画人物形象和交代故事情节,与戏曲中的“身段”大致相同。由于表演者不化妆,这些动作都是虚拟的。昆剧也称动作为手面。
手段、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