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è qiè
注音ㄑ一ㄝˋ ㄑ一ㄝˋ
⒈ 心不满足貌;不自满貌。
引《后汉书·五行志一》:“石上慊慊舂黄粱者,言永乐虽积金钱,慊慊常苦不足,使人舂黄粱而食之也。”
《文选·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张铣注:“慊慊,心不足貌。”
唐韩愈《送郑十校理序》:“今生始进仕,获重语於天下,而慊慊若不足,真能守其家法矣!”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吾幸託肺附,非不知往必死,但举朝无蹈难之臣,使圣情慊慊耳!”
胡三省注:“慊慊,嫌恨不足之意。”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慊慊。”
⒉ 诚敬貌。
引《后汉书·耿弇传赞》:“慊慊伯宗,枯泉飞渡。”
《后汉书·杜根等传赞》:“慊慊欒杜,讽辞以兴。”
不满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