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ng xiāng sī
注音ㄓㄤˇ ㄒ一ㄤˋ ㄙ
⒈ 指丝棉。
引《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綵双鸳鸯,裁为合懽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长想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
⒉ 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和唐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
⒊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南朝梁陈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
绵绵不断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