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ǔ cí
注音ㄍㄨˇ ㄘˊ
⒈ 亦作“鼓辞”。曲艺的一种。 明清时流行于我国北方。 清贾凫西作有《木皮散人鼓词》一说鼓词即鼓书,为大鼓的旧称。也有人认为,鼓词即元明间流行的词话,或系词话的直接发展。现在则多指各种大鼓的唱词脚本。
引震钧《天咫偶闻·外城西》:“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剙於八旂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
徐珂《清稗类钞·音乐·鼓词》:“唱鼓词者,小鼓一具,配以三絃。二人唱书,谓之鼓儿词。亦有仅一人者, 京津有之。大家妇女无事,輒召之使唱,以遣岑寂。”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明清两朝,南曲为盛,中清以后,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辞絃索诸调,声益变而辞益纷。”
蔡元培《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兼且成年的人爱看的书报与图画,爱听的笑话与鼓词,不免有不宜于儿童的。”
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者自击鼓板以说唱。参见「打鼓说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