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天府之国天府之国的意思
tiān zhī guó

天府之国


拼音tiān fǔ zhī guó
注音ㄊ一ㄢ ㄈㄨˇ ㄓ ㄍㄨㄛˊ
词性 成语

词语解释

天府之国tiānfǔzhīguó

(1) 指肥美险固、物产饶多之地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land of plenty

引证解释

⒈ 后专用以美称四川。

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説秦惠王曰:‘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 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唐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夫蜀都天府之国,金城铁冶,而俗以财雄。”
碧野《汉水滔滔》:“世称黄河是中国文化的摇篮, 长江是祖国的粮仓--上有‘天府之国’,中有肥沃的江汉平原,下有富庶的江南。”

国语辞典

形容地势险要而物产丰富的地方。

网络解释

天府之国 (成语典故)

  • 天府之国最早出现在秦朝,指秦国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关中这个地方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 在《战国策·秦策》记述了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 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以上是最早出现的“天府之国”的文字,主要指的是关中平原。
  •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好后,成都平原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增。《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到唐朝成都鼎盛时期李白的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使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以巩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秦”与“蜀”比较而对蜀地地位加以确立的诗句,成都因此就取代了关中“天府之国”的桂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专利权。
  • 成语解释

    解释: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语法:天府之国偏正式;作宾语;专指四川。示例: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英语: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俄语:благословенный край近义词:天府之土、桃源胜境、洞天福地、鱼米之乡反义词:不毛之地...

    查看更多

    分字解释


    ※ "天府之国"的意思解释、天府之国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 2、我的故乡就在天府之国,那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 3、四川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 4、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
  • 5、天府之国不但美丽富饶,而且人杰地灵。
  • 6、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
  • 7、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人民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