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币


拼音nà bì
注音ㄋㄚˋ ㄅ一ˋ

词语解释

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

《春秋·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
宋苏轼《书刘庭式事》:“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而未纳币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细询始末,乃知女十岁失母,鞠于外氏五六年,纳币后始归。”

国语辞典

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纳征。参见「纳征」条。

网络解释

纳币

  • 纳币,汉语词汇。
  • 拼音:nà bì
  • 释义:亦称纳成、纳征。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六礼中第四礼。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 分字解释


    ※ "纳币"的意思解释、纳币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