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ǎo

大考


拼音dà kǎo
注音ㄉㄚˋ ㄎㄠˇ
词性 动词

词语解释

大考dà kǎo

1.  期末考试。

final examination;

2.  一门课程全部结束时举行的考试。

引证解释

⒈ 清制翰林、詹事的升职考试。凡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每十年左右,临时宣布召集考试。考试结果分四等,分别予以超擢、升阶、罚俸、降调、休致、革职。参阅《清续文献通考·选举八》。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紧接着又有了大考的旨意。这大考是京城有口号的,叫做:‘金顶朝珠褂紫貂,羣仙终日任逍遥;忽传大考魂皆落,告退神仙也不饶。’”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法式善﹞祭酒雄文邃学,清班二十载未尝一与文衡,两应大考俱左迁。”

⒉ 指科举考试中的乡试。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且説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赵的,便送孙子去赶大考……仔细一打听,都説赵相公考中了举人了。”

⒊ 学校中学期终了的考试。

巴金《家》二九:“他们回到家里, 觉民开始温习功课,准备大考。”

⒋ 称已故的祖父。

宋曾巩《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曾大考,尚书水部员外郎,讳仁旺 ;大考,右諫议大夫,讳致尧 ;先君,太常博士,讳易占。”
宋王安石《尚书度支郎中葛公墓志铭》:“贯,曾大考也; 遇,大考也; 旺,累赠都官郎中,考也。”

国语辞典

清制中翰林官的考试。

如:「大考将届,大家要用功读书了。」

网络解释

大考

  • 大考,指清翰林、詹事的升级考试。清制,翰林院官员自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詹事府自少詹事以下,中允、赞善以上,每隔数年,不定期,临时召集考试,不许称病托词,规避请假,称为大考。据考试成绩,最优者超等升擢,可由七品升至四品,其次酌量升级或遇缺提奏,再次分别降调、罚俸、休致、革职。
  • 分字解释


    ※ "大考"的意思解释、大考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面临大考,心态要好;摆正身心,价值千金;只要努力,总有天地。
  • 2、要有牺牲小我、自我革命的勇气,突破守旧观念、守成思想束缚,破除个人、单位和部门利益掣肘,真正在改革大考中考出忠诚。
  • 3、第一次大考,你成绩退步了很多,这应该引起你思想上足够的重视。掐指算算,中考在即,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妈妈希望你能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奋起直追,你还来得及。
  • 4、今天是期末大考,我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 5、快到期末大考了,希望你干自愿事,吃顺口饭,听轻松话,睡安心觉。使自己保持良好平静的心态,不要太紧张,相信你会取得好成绩。
  • 6、她在大考之前很冷静镇定,毫不紧张。
  • 7、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相信期末大考你会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愿好运一直陪伴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