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ǒu chǐ qiě gé
注音一ㄡˇ ㄔˇ ㄑ一ㄝˇ ㄍㄜˊ
词性
成语
⒈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引《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何晏集解:“格,正也。”
邢昺疏:“使民知有礼则安,失礼则耻,如此,则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
清魏源《军储篇一》:“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惩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耻且格是也。”
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诸凡国法,治人身恶之既形者,制其滋蔓之多,必先教以天条,而后齐以国法,固非不教而杀矣,亦必有耻且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