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潈字的解释

拼音 cóng zōng 注音ㄘㄨㄥˊ,ㄗㄨㄥ
部首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6F48
笔顺
名称点、点、提、撇、竖、横折、竖、竖、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基本解释

1.水流会合的地方。

2.急流:“龙潭下奔~。”

3.水声:“有声~然。”

同“潨”。亦作“潀”。崖岸;水边高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词

(1) 小水流入大水。亦指众水相会处

毛传:“潈,水会也。”

铲千寻之峭岸,潈万流之大壑。——《梁书》

(2) 急流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唐·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3) 又如:潈洞(急流);潈潺(疾流的样子)

康熙字典

潀【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正字通》潨本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潀)小水入大水曰潀。大雅傳曰。潀、水會也。按許說申毛。若鄭箋云潀、水外之高者也。有瘞埋之象。則謂潀與崇同。恐非詩意。从水。眾聲。此形聲包會意。徂紅切。九部。詩曰。鳧鷖在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