犰
基本解释
〔犰狳〕(名)哺乳动物;头、尾、背及四肢有角质鳞片;腹部有毛;有利爪;善于掘土;穴居土中。昼伏夜出;吃昆虫、蛇、鸟卵等。产于南美等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
犰【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裘。《廣韻》犰狳,獸,似魚,蛇尾,豕目。見人則佯死。《山海經》餘峩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爲敗。《事物紺珠》作犱㺄。
〔犰狳〕(名)哺乳动物;头、尾、背及四肢有角质鳞片;腹部有毛;有利爪;善于掘土;穴居土中。昼伏夜出;吃昆虫、蛇、鸟卵等。产于南美等地。
犰【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裘。《廣韻》犰狳,獸,似魚,蛇尾,豕目。見人則佯死。《山海經》餘峩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爲敗。《事物紺珠》作犱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