匽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词
(1) (形声。从匚,妟声。本义:匿)
(2) 贮污水的坑池
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周礼·天官·官人》。注:“匽猪,谓霤下之池,畜水而流之者。”
(3) 姓
动词
通“偃”。停息
海内安宁,兴文匽武。——《汉书·礼乐志》。颜师古云:“匽,古偃字。”
康熙字典
匽【子集下】【匸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說文》匿也。从匸,妟聲。《廣韻》隱也。《前漢·禮樂志郊祀歌》興文匽武。
又《周禮·天官·宮人》爲井匽。《註》匽,路厠也。鄭康成謂:匽豬,謂霤下池,受蓄水而流之者。
又《集韻》於建切《正韻》伊甸切,音堰。路厠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匽【卷十二】【匸部】
匿也。从匸妟聲。於蹇切
说文解字注
(匽)匿也。匽之言隱也。周禮宮人。爲之井匽。鄭司農云。匽、路廁也。後鄭云。匽豬謂下之池畜水而流之者。按二說皆謂隱蔽之地也。从。妟聲。於蹇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