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基本解释
(1)(动)请求:~教|~假。
(2)(动)邀请;聘请:~客|~医生。
(3)(副)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您~坐|~准时出席。
(4)(动)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词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词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康熙字典
請【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井切《集韻》《韻會》此靜切《正韻》七靜切,淸上聲。《說文》謁也。《廣雅》求也。《玉篇》乞也,問也。《增韻》祈也,扣也。《書·湯誥》以與爾有衆請命。《左傳·僖十年》余得請於帝矣。《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又《王制》墓地不請。《儀禮·士昏禮》者出,請事入告。《前漢·張湯傳》造請諸公,不避寒暑。《師古註》請,謁問也。
又《爾雅·釋詁》告也。《禮·昏義》納徵請期。《註》請昏姻之期日也。
又《韻會》漢請室,請罪之室也。《前漢·賈誼傳》造請室而請罪耳。
又《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音淸。亦謁也,祈也。
又受也。
又《類篇》《前漢·賈誼傳》請室,亦讀平聲。
又《廣韻》疾政切《集韻》《韻會》《正韻》疾正切,情去聲。《說文》義同。
又《廣韻》延請。
又《正韻》漢制,春曰朝,秋曰請,如古諸侯聘禮也。《史記·吳王濞傳》使人爲秋請。《前漢·宣帝紀》時會朝請。
又《韻會》朝請,漢官名。張禹首爲之。《唐書·百官志》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正七品上曰朝請郞。
又《廣韻》疾盈切《集韻》慈盈切,音情。《類篇》受言也。
又《韻會》禮昏義請期,徐音情。《周禮·秋官·條狼氏註》大夫受命以出,餘事莫不復請。劉音情。
又《轉注古音》《史記》《禮書》請文俱盡。《註》徐廣云:古情字多假借作請,諸子中多有。《荀子·成相篇》聽之經,明其請。《註》請當爲情。聽獄之經,在明其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請【卷三】【言部】
謁也。从言青聲。七井切
说文解字注
(請)謁也。周禮。春朝秋覲。漢改爲春朝秋請。从言。青聲。七井切。又才性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