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ū rén tóu dì
结构动宾式成语
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
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出人头地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前途。
孙俊英见人家看得起,能出人头地,一呼百应,好不威风自在。(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stand out among others
人(ひと)に拔(ぬき)んでる,一頭地(いっとうち)を拔(ぬ)く
<德>über die anderen hinauswachsen
高人一等、崭露头角、出类拔萃、佼佼不群、头角峥嵘、鹤立鸡群、卓尔不群
相形见绌、庸庸碌碌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
公元1057年,欧阳修以翰称学士的身份主持科举考试。在众多的考卷中,他看中了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由此文而惊叹苏轼是一位人才。后来,他又读了苏轼送来的几篇文章,就更觉得苏轼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于是,他就给当时声望颇高的梅尧臣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应当让路,使苏轼高出我一头。后来,苏轼在欧阳修的提拔和鼓励下,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