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èi chéng yī zhàn
结构偏正式成语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背城一战作谓语、定语;指与敌人作最后的决战。
他皱着眉头问道:“可是我们怎么背城一战呢?”(茅盾《子夜》十八)
fight with one's back to the wall
背水一战、背城借一
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
在春秋时期,晋国、鲁国和卫国联手以抵御强大的齐军,结果齐军败退。为了求和,齐顷公派遣了重要的大臣宾媚人前往晋国与郤克大将进行谈判。郤克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他要求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作为人质,并且坚持齐国必须将所有农田的道路改为东西走向,以便于未来对齐国的进攻。面对这些条件,宾媚人镇定地回答:“只要是先君的遗物、我国的土地,我们都不会吝惜。但如果您不接受我们的求和,那么我们只能集结剩余的力量,在城下与您决一死战。”郤克在与鲁、卫两国的主将商议之后,他们都觉得晋齐两国的军力相当,再次交战未必能胜,于是决定接受齐国的求和条件,达成和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