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毛骨悚然毛骨悚然的意思
máo sǒng rán

毛骨悚然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结构主谓式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热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 语法:

    毛骨悚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 示例:

    黑夜一个人走在荒凉的原野上,忽而传来什么动物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 出处

    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成语故事

    南宋洪迈在《夷坚志·大浑王》这部文言志怪集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绍兴年间,有个博学多才、性格豪迈的士人兴祖,一日梦到自己已故的好友娄虡。梦中,两人共骑千里马,来到一处官府,娄虡告诉兴祖这将是他未来处理公务之地。接着,一个小童拉住兴祖的衣角,娄虡又告知,这是兴祖多年前失去的孩子。娄虡随后叮嘱兴祖先行返回,并承诺日后会来接他。然而,就在兴祖准备牵马离去之际,他突然从梦中惊醒。 第二天,兴祖向友人叙述了这个梦境,众人都认为此梦不吉。不久后,兴祖经过娄虡家门前时,突然感到全身毛发竖起,如同被寒冰刺骨般的恐惧,随即病倒。短短三天之后,兴祖便离世了。 这个故事后来演化出了成语“毛骨悚然”,有时也称“毛骨竦然”或“毛发悚然”,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阴森或凄惨景象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极端的恐惧和寒意。


    字义分解


    毛骨悚然的意思,毛骨悚然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