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ng lín fēng cǎo
结构联合式成语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长林丰草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比喻隐居之地。
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而今却可赋《遂初》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open field with dense vegetation
林荫蔽天、丰草长林
不毛之地、童山濯濯、牛山濯濯
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嵇康和山巨源都在“竹林七贤”之列。山巨源原是嵇康的好朋友,后来成了司马氏晋朝的新贵,而嵇康对司马氏篡夺魏国政权有所不满,两人在政治上就分道扬镳了。可山巨源却还要拉嵇康出来做官,因此嵇康便写了封信给山巨源,申诉自己种种不能做官的理由,宣称与山巨源断交。信中说:“我读了老、庄的文章,助长了我的狂放。所以我的做官求荣的心一天减弱一天,而放任的本性一天增强一天。这就好象野鹿,从捉来起就予以驯育,是会听主人的话的;但长大以后,它就要任性奔跑了。即使给它打扮得很华丽,给它好东西吃,可它却更加想念广阔的林野,茂盛的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