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翘足而待翘足而待的意思
qiáo ér dài

翘足而待


拼音qiáo zú ér dài
结构偏正式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热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 语法:

    翘足而待偏正式;作谓语;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 示例:

    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后汉书 陈球传》)


  • 出处

    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故事

    秦孝公时,宰相商鞅 (即卫鞅)实行了变法,十年中得罪了许多王亲贵戚。尽管商鞅帮助秦孝公对外东征西伐,对内严刑酷法,建立了不少功劳。秦孝公为了答谢他的功绩,赐给他于、商 (今陕西省商县一带) 等封地,但怨恨他的人不少。有一次,商鞅想与当时贤明的隐士赵良结交朋友,还请他当官, 赵良一一婉言谢绝了。但他坦率地指出商鞅平日树敌太多, 危如朝露, 因此一再劝商鞅不要居功自傲, 不如及早归还封地,回老家养老。他还对商鞅说:“如果秦孝公一旦死了,收拾你的人一定不少,对你的发落也不会轻的,这是一翘足的时间里就可等待到来的啊!”商鞅听不进他的劝告。后来,孝公一死,继立为王的公子驷 (即秦惠王) 车裂了商鞅, 抄灭了商鞅之家。


    字义分解


    翘足而待的意思,翘足而待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