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朝令夕改朝令夕改的意思
zhāo lìng gǎi

朝令夕改


拼音zhāo lìng xī gǎi
结构联合式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热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出处: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 语法:

    朝令夕改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用于政策的变更。

  • 示例:

    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 英语:

    make unpredictable changes in policy

  • 日语:

    朝令暮改(ちょうれいぼかい)

  • 俄语:

    утром прикáзывать,вечером отменять

  • 其他:

    <德>der Befehl vom Morgen wird schon am Abend geǎndert--eine unbestǎndige Politik betreiben<法>changer d'avis comme on change de chemise

  • 近义词:

    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 反义词:

    一如既往、一成不变、萧规曹随、言出法随


出处

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汉·晁错·《论贵粟疏》


成语故事

西汉文帝统治后期,农民的负担极端沉重,他们备受官僚、地主、商人残酷的压榨和剥削,大量农民挣扎在生死线上,濒临破产,被逼流离逃亡在外。晁错目睹这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于公元前168年上书文帝,反映情况,提出政见,这就是《论贵粟疏》。 在这篇奏疏中,他提出农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农业荒芜就会滋生祸患,主张国家积极奖励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为了保护好农业的发展,坚决打击商人投机牟利的行为。晁错在分析当时农民的生活情形时指出:农民终年辛勤劳苦,不得休息,还要听天由命,遭受涝旱灾害。更甚者是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这些赋税极端沉重,而且没有一定的时间,往往很突然,早上规定的到了晚上又改变了。这样变化无常,使农民疲于应对,不堪其苦,逼得他们无奈半价出售粮食,没有粮食可卖的只好借高利贷,甚至被迫卖地卖房,卖儿卖女,以此还债。 汉文帝看到晁错的上书很是震惊,接受了他的建议,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压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秩序安定,缦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字义分解


朝令夕改的意思,朝令夕改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