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
解释: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 |
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吗!-----清·曹雪芹·《红楼梦》... |
牧豕听经 |
解释: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出处:《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 |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 |
暮史朝经 |
解释: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 |
... |
暮楚朝秦 |
解释: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 |
... |
暮云朝雨 |
解释:指男女之间的情爱与约会出处:宋·柳永《洞仙歌》:“愿人间天下,暮云朝雨长相见。”语法:暮云朝雨作宾语、定... |
... |
穆如清风 |
解释: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语法:穆如清风主谓式;作谓语;含... |
... |
母难之日 |
解释:指自己的生日。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语法:母难之日作... |
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明·吴承恩·《西游记》... |
目目相觑 |
解释:同“面面相觑”。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我恰才见阿妈和四个叔叔都目目相觑,其中必然暗昧。”语... |
我恰才见阿妈和四个叔叔都目目相觑,其中必然暗昧。-----元·关汉卿·《五侯宴》... |
目不给赏 |
解释: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出处:清·戴名世《雁荡记》:“环左右前后而列者,争奇献怪,目不给赏。”... |
环左右前后而列者,争奇献怪,目不给赏。-----清·戴名士·《雁荡记》... |
目不忍见 |
解释: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出处:《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语法:目不忍见作谓语、定语、状... |
(明亮等奏言)臣等自楚入陕,所经村庄皆已焚烬,盖藏皆已搜劫,男妇皆已虏掠,目不忍见。-----清·魏源·《圣武... |
目不邪视 |
解释: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妇人请竺同载。竺... |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北齐·颜之推·《颜氏... |
目不转睛 |
解释: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出处: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 |
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晋·杨泉·《物理论》... |
目交心通 |
解释: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出处: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 |
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宋·无名氏·《鬼董》... |
目空一切 |
解释: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 |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宋·苏轼·《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
目食耳视 |
解释: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出处: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语法... |
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宋·司马光·《迂书·官失》... |
目送手挥 |
解释: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出处:三国魏·稽康《赠兄弟才公穆入军》诗:...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三国魏·嵇康·《兄弟才公穆入军赠诗》... |
目无王法 |
解释: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 |
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
目无尊长 |
解释: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出处:巴金《家》:“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 |
总为师生情义重,吞声忍辱到如今。谁知渐渐施狂妄,目无尊长乱胡行。-----清·陈端生·《再生缘全传》... |
睦友以信 |
解释:要与朋友和睦相处,首先必须守信用。出处:《新千字文》(睦友以信,悦妻如初)... |
... |
目逆而送 |
解释:逆:迎。目逆:眼睛迎着当面走过来的人。眼睛注视着迎来,注视着送走。形容对所见的人十分关注或敬佩。出处:春... |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春秋·左丘明·《左传·恒公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