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人心如秤 |
解释:人心象秤一样。 比喻人的心里都有辨别是非、衡量优劣的标准。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书》:“我心如秤,不能... |
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三国蜀·诸葛亮·《书》... |
人言籍籍 |
解释:指人们议论纷纷。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语法:人言籍籍主谓式;... |
国中口语籍籍。-----东汉·班固等·《汉书·刘建传》... |
人穷志短 |
解释: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 |
又道是“人穷志短”,李生听了这句话,便认为真。-----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
人琴两亡 |
解释:见“人琴俱亡”。出处: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语法:人琴两... |
... |
人琴俱亡 |
解释: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 |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南朝... |
忍俊不住 |
解释:见“忍俊不禁”。出处: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 |
... |
认鸡作凤 |
解释:佛教语。谓认凡庸为珍贵。出处:《万善同归集》卷一:“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犹春池小果执石为珠。但任浅近之情... |
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犹春池小果执石为珠。但任浅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宋·延寿智觉禅师·《万善同归集》... |
人模狗样 |
解释: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多用于嘲讽。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四:“祥子在棚里坐着呢,人模狗样的,脸上的... |
祥子在棚里坐着呢,人模狗样的,脸上的疤被灯光照得像块玉石。-----现代·老舍·《骆驼祥子》... |
人模人样 |
解释:生得像是人的模样出处: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怎人模人样,做出这等不君子待何如?”语法:人模人样... |
... |
人浮于事 |
解释: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语... |
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西汉·戴圣·《礼记·坊记》... |
人心莫测 |
解释:犹人心难测。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出处:清 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止凭此一线未死之人心,以为鼓荡,然而... |
止凭此一线未死之人心,以为鼓荡,然而形势昭然者也,人心莫测者也。-----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 |
忍耻含羞 |
解释: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出处:宋 无名氏《错立身》第十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能... |
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得忍耻含羞。-----宋·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 |
忍辱含垢 |
解释:忍、含:忍受。忍受耻辱。出处:汉 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 |
... |
任人宰割 |
解释:宰:杀;割:切。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出处: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中国之肯忍辱含垢,任人宰... |
... |
仁义之师 |
解释: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 |
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战国·荀子·《荀子·议兵》... |
认贼为父 |
解释:见“认贼作父”。出处: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 |
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复不少。-... |
人亡邦瘁 |
解释:《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 |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周·佚名·《诗·大雅·瞻卬》... |
人丁兴旺 |
解释: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出处:欧阳山《苦斗》:“周家原本是人丁兴旺的,这会儿死的死,逃的逃,嫁的嫁,出门的出... |
“爷爷,您不是盼着咱家人丁兴旺吗?”老三说着笑了起来。-----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
仁义道德 |
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语法:仁义道... |
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西汉·刘向等·《战国策·赵策二》... |
认奴作郎 |
解释:谓颠三倒四,糊里糊涂。出处:《景德传灯录·良价禅师》:“师曰:‘城中不颠倒,因什么认奴作郎?’”语法:认... |
僧云:“学人有何颠倒?”师曰:“若不颠倒,你因什摩认奴作郞?”-----五代·静筠二禅师·《祖堂集·六·洞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