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入室昇堂 |
解释: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
... |
如是我闻 |
解释: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出处:《佛地经论》一:“如... |
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唐·亲光菩萨·《佛地经论》... |
如释负重 |
解释:如释负重应为如释重负之误。释:放下;重负:重担。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那样。... |
... |
如释重负 |
解释:像放下重担那样。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出处:《穀梁传 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
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战国·谷梁赤·《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
儒家经书 |
解释: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语法:儒家经书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经典著作。示例:我最喜欢研究儒家经书英语:Cl... |
... |
如斯而已 |
解释:而已:罢了。就这样罢了,再没有别的。或只不过这样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孙皓问:‘卿... |
... |
如应斯响 |
解释:形容反响极快。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那满招损、乖致戾的道理,如应斯响。”语法:如应斯响... |
那满招损、乖致戾的道理,如应斯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如诉如泣 |
解释:诉:说;泣:哭。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涓... |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宋·苏轼·《前赤壁赋》... |
如泣如诉 |
解释: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宋·苏轼·《前赤壁赋》... |
如意算盘 |
解释:比喻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只从好的方面作出打算。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好便宜!你倒会打如... |
好便宜!你倒会打如意算盘!十三个半月工钱,只付三个月!-----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入海算沙 |
解释:①到海底数沙子。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出处: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教秉固当学... |
... |
如饮醍醐 |
解释:比喻使人思想上一下就通了。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少卿妙论,令我闻之如饮醍醐。”语法:如... |
少卿妙论,令我闻之如饮醍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
入孝出悌 |
解释: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出处:语出《论语...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春秋·孔子等·《论语·学而》... |
辱国殄民 |
解释:见“辱国殃民”。出处:明·刘基《春秋明经》:“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语法:辱国殄民作谓... |
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明·刘基·《春秋明经·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齐人宋... |
如获石田 |
解释:石田:指有石头的田地,借指没用的东西。指得到不可耕种的田地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 |
... |
如石投水 |
解释: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比喻互相合得来。出处:《列子 说符》:“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 |
是以揣人情,究物理,决胜若火燎原,发言则如石投水。-----唐·高郢·《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 |
如荼如火 |
解释:荼:像茅草花一样白;火:像火一样红。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出处: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故德皇以如荼如... |
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缯,望之如火。... |
入乡问俗 |
解释: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出处:《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 |
... |
入门问讳 |
解释: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 |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
入文出武 |
解释: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出处: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总军挟郡,入文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