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本末倒置本末倒置的意思
běn dào zhì

本末倒置


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注音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 ㄓˋ
词性 成语

词语解释

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

(1)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引证解释

⒈ 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第三章第二节:“今本末倒置若此,其危及国家统一之基础,又何怪焉。”
曹玉林《祠堂里的学校》:“我觉得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并不矛盾,只要不是本末倒置,能够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业余爱好有时对本职工作反而能有所裨益。”

国语辞典

事物的主次颠倒。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五八.金五.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也作「本末颠倒」、「本末舛逆」。

网络解释

本末倒置

  • 本末倒置:成语
  • 本末倒置:许佳慧演唱歌曲
  • 本末倒置 (成语)

  • 本末倒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ěn mò dào zhì ,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 出自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 成语解释

    解释: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出处: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语法:本末倒置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示例: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

    查看更多

    分字解释


    ※ "本末倒置"的意思解释、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反资本主义者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 2、老王行事有些本末倒置,该严格的他马马虎虎,可随意的他又吹毛求疵。
  • 3、但是世界银行似乎将事情本末倒置了。
  • 4、这种混淆视听,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十分恶劣的。
  • 5、做任何工作,都有个轻重缓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 6、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并不让人意外。
  • 7、如此对于财政的聚焦使事情本末倒置。
  • 8、看问题如果只强调那些非本质的东西,就会本末倒置。
  • 9、你因为本末倒置才出了麻烦!
  • 10、处理事情如果本末倒置,一定越弄越糟。
  • 11、在学校里,学习和娱乐要分清主次,绝对不能本末倒置。
  • 12、做事如果本末倒置,我们将得不偿失。
  • 13、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怎能有效率呢?
  • 14、倘若泾渭不分,本末倒置,最终可能出现效用完全相反的治理场景。
  • 15、你写的这篇作文,该详的地方不详,该略的地方不略,真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