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ì yòu
注音ㄗˋ 一ㄡˋ
⒈ 自己束缚自己。
引清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思篇十七》:“鳶飞鱼跃,《中庸》所以察上下,於以见大道为公,无容以自私者自囿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逮乎法衅告平之后,士大夫多谈洋务矣,而拘迂自囿之辈,亦颇欲驰域外之观,此风气之变革,亦强弱之转机。”
郭沫若《文艺论集·雅言与自力》:“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人的评论以自囿,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