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
基本解释
(1)(动)叫人加快行动:~小王快走。
(2)(动)设法使过程加快:~肥。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词
(1)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交徧催我。——《诗·邶风·室人》
鸿仪催零金。——《侯成碑》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2) 又如:催比(催征);催并(催促;催逼);催迸(同“催并”);催科(催租;亦指催缴钱粮的小吏);催命鬼(催人早死的鬼使);催索(催讨,催着要)
康熙字典
催【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催【卷八】【人部】
相儔也。从人崔聲。《詩》曰:“室人交徧催我。”倉回切
说文解字注
(催)相擣也。猶相迫也。邶風北門曰。室人交徧摧我。傳曰。摧、沮也。音義曰。摧或作催。據許則催是也。不從傳者、傳取沮壞之義。與摧訓擠、訓折義同。葢當時字作催。而毛釋爲摧之假借。許則釋其本義也。从人。崔聲。倉回切。十五部。山部無崔。偶奪耳。大徐據摧催字補。詩曰。室人交徧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