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
基本解释
(名)舂米捣物用具;用木、石做成。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词
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新论》
动词
舂, 捣 。如:碓米(舂米)
康熙字典
碓【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對。舂具。《說文長箋》鳥食如舂碓然,故从隹。《馬融·長笛賦》碓投瀺穴。《註》碓之所投,瀺注隙穴也。《桓譚·新論》宓犧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碓而利十倍。
又《通俗文》水碓曰轓車。《註》今俗依水涯壅上流,設水車,轉輪與碓身交激,使自舂,卽其遺制。
又杜預作連機碓。孔融曰:水碓之巧,勝於聖人之斷木掘地。
又《集韻》都回切,音堆。岸也。與堆塠通。《前漢·地理志》離。《河渠書》作離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碓【卷九】【石部】
舂也。从石隹聲。都隊切
说文解字注
(碓)所㠯舂也。所㠯二字各本無。今補。舂者、擣粟也。杵曰所以舂。本斷木掘地爲之。師其意者又皆以石爲之。不用手而用足、謂之碓。桓譚新論。宓犠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碓。按其又巧者、則水碓水磑。失聖人勞其民而生其善心之意矣。从石。隹聲。都隊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