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ōng dì xì qiáng
结构主谓式成语
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争吵;争斗。
《诗经 小雅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兄弟阋墙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分句;含贬义。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而侠累那家伙,偏偏要兄弟阋墙,引狼入室!”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周·佚名·《诗经·小雅·常棣》
周公辅助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可是周武王有几个弟弟不服,举兵谋反,想夺侄子的帝位。周公在平定了内乱以后, 有感于兄弟的关系而写了《常棣》。他用常棣之花来比喻兄弟。常棣也写作棠棣, 是一种果树; 因为它的花每两三朵彼此相依, 所以以常棣的花比喻兄弟。兄弟之间本当如常棣之花那样, 彼此相亲相爱, 即使相互之间有争吵,然而遇到外面的人来欺侮了, 那就要紧紧团结起来, 共同对付外人的欺侮。这时候即使有再好的朋友,也不会象兄弟之间这样竭力地帮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