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解释 出处
道骨仙风 解释: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出处: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道骨仙风擅世华,肯将璠玉混泥沙。潜郎未老辞朝路,傲吏归来学道家。-----宋·苏颂·《苏魏公文集·八·和吴仲庶...
道殣相属 解释:见“道殣相望”。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语法... ...
道尽途穷 解释: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出处:《新五代史 李继岌传》:“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 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唐·房玄龄等·《晋书·嵇康传》...
蹈故习常 解释:见“蹈常习故”。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岂可蹈故习常,依违... 生死存亡,近在眉睫,岂可蹈故习常,依违容忍?-----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蹈常习故 解释:谓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出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语法:...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宋·苏轼·《伊尹论》...
盗铃掩耳 解释: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 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 ...
盗锺掩耳 解释:《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则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 ...
盗钟掩耳 解释: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 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战国卫·吕不...
叨陪末座 解释: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出处:《仪礼·士冠礼》:“... 兴;筵末坐,碎酒;降筵,拜,宾答拜。-----春秋战国·佚名·《仪礼·士冠礼》...
盗嫂受金 解释: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出处:《史记 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
道道地地 解释:非常地道出处:陈立德《前驱》:“虽然号称是留过洋的博士,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上海小开,连点商人的... ...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解释: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出处... 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
道头会尾 解释:见“道头知尾”。出处:《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
道德文章 解释: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出处:宋·辛弃疾《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语...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宋·辛弃疾·《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
道高德重 解释:道德高尚,很有威信。出处: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 ...
导以取保 解释:劝诱犯人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 ...
蹈厉奋发 解释: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奋:振作;发:激励。精神振奋,行动迅猛。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 吾父老子弟,尤当蹈厉奋发,为民前躯。-----近代·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
蹈厉之志 解释: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 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明·刘基·《齐侯袭莒》...
蹈其覆辙 解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出处:鲁迅《致... 前车覆,后车诫。-----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蹈人旧辙 解释:辙:车迹,指道路。走别人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人云亦云。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秉笔... ...